[交通]中国能建助力构建新型交通能源体系 推动全场景交能融合示范项目落地
发布:2023-10-10 浏览:85
秋风拂过齐鲁大地,驰骋在山东枣庄至菏泽高速公路上,一排排波光粼粼的光伏板蜿蜒向前。位于济宁市的金乡近零碳智慧服务区,墙体、楼顶布满了光伏面板,垂直轴风机随风转动,新能源车辆通过充电桩正在补充“能量”。这里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投资建设运营的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已平稳运行了4个月。
当前,在交通运输行业用能结构中,绿色电力占比较小,发展绿色能源潜力巨大。中国能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交通+能源”融合业态的独特优势,全力打造一批战略性、示范性、引领性交能融合项目,助力构建新型交通能源体系。
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今年5月10日,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金乡段并网发电。项目利用高速公路边坡、收费站等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同步建设充电桩、智慧路灯、风机、储能系统等设施。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万吨。
在金乡近零碳智慧服务区,光伏车棚、垂直轴风机、屋面光伏板等设施汇集的能源,通过光储直柔一体化系统,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各负荷点,实现整个服务区100%“绿电”供应,新能源汽车快充8分钟可充电60度、换电仅需4分钟。通过“多元清洁能源+智能微网+储能+充换电设施”,服务区能够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交能融合不只是交通与能源的简单结合,而是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交通供能三大行业生态的深度融合。中国能建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主张通过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人—车—路—能—信息”协同互动的绿色交通能源系统,打造绿色化、智慧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实现交通网、物流网、能源网、信息网“四网”融合;围绕公路、水运、轨道、城市交通四大领域,积极推动产业间跨界融合、产业链内在融合、要素间交互融合、区域间协作融合。
首创全国“隧道+风电”交能融合模式
中国能建正全力推动一批绿色公路、绿色轨道交通、绿色航道、绿色机场、绿色船舶全场景交能融合示范项目落地,逐步实现全方位、多领域交能融合发展格局。
在甘肃张掖,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于今年8月在戈壁滩中建成投产,将丰富的太阳能转化为绿氢,应用于当地的公共交通领域。
在江苏南通,全国首个长距离过江“近零碳”隧道工程——海(门)太(仓)长江隧道清洁能源供电工程于今年9月正式开工,首创全国“隧道+风电”交能融合模式,利用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清洁能源系统,实现隧道供电绿色化。
在湖南长沙,即将开工建设的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能源专项工程,将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分布式光伏等优质绿色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设计指标达到29%。
未来,中国能建将以“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为核心支点,围绕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全力推动能源与交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互惠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交通部官网
- 交通要闻排行
-
- 1[交通]贵州上半年公路水路投资超六百亿元干支协同带动更多坝区园区景区直通高速
- 2[交通]全面提升交通救捞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 3[交通]获得感成色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 安全感更有保障 新疆寻求交通服务最优解
- 4[交通]二〇二三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举办
- 5[交通]甘肃交通巡回指导点对点督促问题整改
- 6[交通]刘鹤在京检查2023年春运工作时强调 防疫情优服务保畅通守安全 扎实做好春运各项工作
- 7[交通]四川创新建设快捷高效安全幸福路 高原山区路网畅达 防灾减灾更具韧性
- 8[交通]公路宣传“大合唱” 传递交通正能量 公路交通领域探讨宣传思想工作经验
- 9[交通]湖北省政府专题调度高铁、高速项目建设 打造铁公水空无缝衔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本站推广
-
- 最近发表
-
- [水利]珠江委15项技术入选2023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 [水利]珠江委印发河流健康评价方案 指导推进流域片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 [水利]丰台河西第三水厂正式通水 5万居民用上“南水”
- [水利]海口“治污水”跑出加速度
- [交通]今年快递量比去年提前39天达千亿件
- [交通]好路好风光 晋美晋兴游 山西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
- [交通]李小鹏在部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交通运输立法工作
- [交通]湖北省政府专题调度高铁、高速项目建设 打造铁公水空无缝衔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交通]十二人获评“中交最美职工”
- [交通]广东前三季度完成交通投资219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