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以绣花功夫守护水生态
发布:2023-03-25 浏览:120
不久前,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水安全问题是事关生态和文明兴衰的基础性问题,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问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缺水情况比较严重。多年来,通过积极建设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情况有所改善。以2022年为例,在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面,我国积极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推动解决2万多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完成黄河中上游及汾河流域6省30地市入河排污口排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方面,2022年累计完成280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问题整治,有力提升涉及7.7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国累计划定1.96万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84%。
不过,当前我国水生态治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由于水生态问题有不少属于历史遗留,修复难度大、周期长,同时缺乏生态治理保护与利用间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此外,在一些跨省域大山大河的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省份间政策不协调、机制不统一等情况。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协调,协同发力,下足“绣花”功夫,生态优先,守绿换“金”。
一方面,要立足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角度,从国家层面统筹部署,把重要的大山大河生态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应基于大流域、大山脉的视角,统筹加强生态治理,对重大流域、山川进行整体生态保护规划,推进生态保护的质效提升。生态保护不能简单地退耕还林等一退了之,更要在生态修复上花大力气、大投入。应加大重大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和投入保障以及生态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生态设施、生态修复治理、生态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项目。
另一方面,要实现大山大河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的有机统一。要重视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把实现当地经济生态转型置于突出地位,促进当地吃上“生态饭”,在绿色发展中稳增长和促效益。还应发挥社会力量,加强社会宣传,让老百姓越来越多地关注水生态、重视水安全。合理引导科技公司、平台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更多参与一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如秦岭、三江源等,像保护眼睛一样全力护好重大水源区的生态环境。 (作者:曹钟雄)
【来源】黄河网
- 水利要闻排行
- 本站推广
-
- 最近发表
-
- [水利]珠江委15项技术入选2023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 [水利]珠江委印发河流健康评价方案 指导推进流域片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 [水利]丰台河西第三水厂正式通水 5万居民用上“南水”
- [水利]海口“治污水”跑出加速度
- [交通]今年快递量比去年提前39天达千亿件
- [交通]好路好风光 晋美晋兴游 山西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
- [交通]李小鹏在部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交通运输立法工作
- [交通]湖北省政府专题调度高铁、高速项目建设 打造铁公水空无缝衔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交通]十二人获评“中交最美职工”
- [交通]广东前三季度完成交通投资219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