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发布:2023-03-15 浏览:44
22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介绍,2022年,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在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面,长江、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务完成九成以上,推动解决2万多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累计新建污水管网9.9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88万吨/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方面,累计完成280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363个问题整治,有力提升涉及7.7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国累计划定1.96万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84%。
2022年,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同比分别降低2.1%、6.8%。
黄小赠表示,尽管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如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地方截污治污还不到位,蓝藻水华、水生态失衡问题依然存在。他还表示,在“十三五”基础上,黑臭水体整治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城市。2022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顺利完成40%的年度目标任务。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作为“十四五”重点任务,到2025年要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将群众反映强烈、面积较大的4000余条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今年,全国计划完成800余条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生态环境部将加强对试点地区的指导,督促各地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性、系统性治理措施,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以国家监管黑臭水体为重点,对已完成整治的农村黑臭水体健全完善日常监督评估机制,创新监管手段,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确保取得整治实效。(刘瑾)
【来源】黄河网
- 水利要闻排行
- 本站推广
-
- 最近发表
-
- [交通]团结奋进,创造新的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
- [交通]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强任国务院总理 赵乐际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王沪宁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韩正当选国家副主席
- [交通]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选出领导人 王沪宁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 [交通]全国人大代表马健:增设专项资金提升改造西部山区农村公路
- [交通]全国人大代表王志贤:将“单一窗口”互联互通纳入新一轮东北振兴规划
- [交通]全国人大代表倪迪:优化船员等特定人群社会保障权益
- [水利]两会同期声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水利]全国人大代表游劝荣:全面发挥长江生态保护的“司法作为”
- [水利]抓好太湖生态治理
- [水利]天津开展融冰期河道水环境集中清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