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引江济淮工程持续发挥综合效益
发布:2023-03-15 浏览:99
近日,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历经6年建设,实现试通水通航,长江水一路北上注入淮河,润泽皖北大地。与此同时,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未来将谱写出“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美好图景。
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后,来自长江的引调水将让皖北地区逐步从根本上解决“饮水难”“水质不佳”问题。
“咱活了50多岁,以前咋想到能吃上长江水呢!”家住亳州高新区的王峰激动地说,“我们这代人,童年喝的是井水,参加工作后喝上了自来水。现在水源变了,喝上了西淝河、茨淮新河的地表水,甚至是长江水,这真是时代的进步!”
以亳州市为例,在引江济淮工程通水之前,亳州人就提前喝上了淮河支流的地表水。2020年6月,引江济淮亳州应急供水工程通水,这相当于引江济淮通水前的“应急版”:通过引入淮河支流西淝河和茨淮新河的水源,注入亳州城南的调蓄水库,让亳州人先喝上水质更好的地表水。截至2022年12月初,西淝河北站累计供水126万立方米;朱集站累计供水3676万立方米;亳州加压站累计向亳州城区供水超1亿立方米。
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建成后,引调水有了“2.0版”,北上的长江水可有效解决亳州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不足问题,补充农业灌溉用水,具有显著的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
亳州市水利局局长荀凤飞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优化引江济淮地表水资源配置,做好西淝河清水廊道和水库水源地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不仅仅是亳州,北上的长江水到淮河后将“水分四路”,分别沿着沙颍河线、西淝河线、涡河线、淮水北调线,输送到阜阳、淮南、宿州、蚌埠、淮北等6市28县(区)。
在宿州市,自2021年开始实施的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总投资约122亿元,用于地表水厂及管网等建设、朱仙庄矿—芦岭矿现状沉陷区连通扩容及综合整治等。2022年的投资完成率为106.3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投资任务。
未来,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成后,到2035年可增加引江水量13.71亿立方米,使引江济淮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达到33.03亿立方米。
“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充分发挥引江济淮工程整体的供水、灌溉作用,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网络,改善淮河以北生态环境。”省发展改革委引江济淮工程综合处处长陈太平说。
【来源】黄河网
- 水利要闻排行
- 本站推广
-
- 最近发表
-
- [交通]团结奋进,创造新的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
- [交通]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李强任国务院总理 赵乐际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王沪宁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韩正当选国家副主席
- [交通]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选出领导人 王沪宁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 [交通]全国人大代表马健:增设专项资金提升改造西部山区农村公路
- [交通]全国人大代表王志贤:将“单一窗口”互联互通纳入新一轮东北振兴规划
- [交通]全国人大代表倪迪:优化船员等特定人群社会保障权益
- [水利]两会同期声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水利]全国人大代表游劝荣:全面发挥长江生态保护的“司法作为”
- [水利]抓好太湖生态治理
- [水利]天津开展融冰期河道水环境集中清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