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京津冀核心区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
发布:2023-03-15 浏览:258
“只凭一张公交卡,就能在京津冀三地乘坐公共交通,省去了排队购票时间,非常方便。”从河北廊坊到北京出差的邓女士在北京南站乘坐地铁4号线,她用河北一卡通在进站口轻轻一划,闸机就顺利打开。这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真实写照。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8年来,交通一体化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三省市积极落实协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与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综合交通网络,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逐渐从蓝图迈向了现实。
北京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表示,到“十四五”末,京津冀将基本建成“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形成多节点、网络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实现枢纽功能优化提升、运输服务一体便捷、协同发展机制健全完备。
如今在京津冀三地之间,弯弯绕绕的跨省小路,正被一条条通衢大道所替代。北京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实现了“断头路”全部清零,高速公路总里程从2014年的982公里增至2021年的1176.5公里,增幅达到19.8%,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单中心、放射状”路网结构得到有效优化。
北京市交通委工程协调与市场监管处副处长王建辉表示,未来将加快推进京雄高速公路、109国道新线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加宽等项目建设,提升东北、西部、西南方向高速公路通道辐射能力,疏解北京地区过境交通量。
铁路部门也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连接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铁路网已基本形成,空间上的“一体化”悄然变成时间上的“同城化”。
借助日渐成网的交通格局,京津冀三地不断尝试各种方式,便利群众出行。北京有38条公交线路实现了跨省常态化运营,服务河北省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的17个县市及地区,日均客运量约27万人次,有力支撑了环京地区群众日常和通勤出行。
2021年6月,京杭大运河廊坊段与北京段同步旅游通航,大运河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桥梁纽带,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服务群众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三地互联互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8年间,京津冀GDP总量增加了44.9%,北京市第三产业占比从78%提升到82%。基础设施建设也极大支撑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城市副中心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超1.6万家企业入驻通州运河商务区。
【来源】交通部官网
- 交通要闻排行
-
- 1[交通]贵州上半年公路水路投资超六百亿元干支协同带动更多坝区园区景区直通高速
- 2[交通]获得感成色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 安全感更有保障 新疆寻求交通服务最优解
- 3[交通]公路宣传“大合唱” 传递交通正能量 公路交通领域探讨宣传思想工作经验
- 4[交通]刘鹤在京检查2023年春运工作时强调 防疫情优服务保畅通守安全 扎实做好春运各项工作
- 5[交通]四川创新建设快捷高效安全幸福路 高原山区路网畅达 防灾减灾更具韧性
- 6[交通]甘肃交通巡回指导点对点督促问题整改
- 7[交通]二〇二三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举办
- 8[交通]全面提升交通救捞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 9[交通]李小鹏出席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强调: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 本站推广
-